彰顯新時代國有企業的關工風彩 南京市關工委調研南鋼集團關工工作
11月7日,市關工委調研南鋼集團關工委工作。市關工委常務副主任陳家寶、副主任王詠紅、副秘書長陳煒等在市國資委原二級巡視員、關工委執行主任江華陪同下,參觀了南鋼博物館、智慧運營中心、黃崇輝青年創新工作室,聽取了南鋼關工委工作介紹和青年員工代表發言。
南鋼誕生在1958年轟轟烈烈的全民大煉鋼鐵運動中。當年南鋼人手操著扁擔籮筐、鐵鍬板車,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,煉出了江蘇第一爐鐵、第一爐鋼和第一根鋼材等諸多第一,在江蘇冶金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,成就了“江蘇鋼鐵工業搖籃”的美譽。在過去的65年南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,從當年一座年產10萬噸的小鋼廠,變成了千萬噸級的全國精品鋼生產基地、中國鋼鐵行業“競爭力極強”的企業。
南鋼的關心下一代工作亦如鋼鐵洪流,紅紅火火、星光四射,在整個國資系統獨具特色、自領風騷。特別是近年來,南鋼關工委全面貫徹落實中辦、國辦《關于加強新時代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工作的意見》,在“助力培養有理想守信念、懂技術會創新、敢擔當講奉獻的青年產業工人隊伍”上,做了大量探索性、開創性的工作,取得了實打實的成效。
鑄魂育人工作深入扎實
南鋼是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和國家3A級旅游景區,是江蘇紅色地標企業、黨史教育基地,是南京市黨史學習教育精品路線、中小學研學實踐教育基地。每年有6萬多名學生和游客來南鋼體驗“鋼鐵是怎樣煉成的”,感受現代化鋼鐵企業的風采。南鋼始終堅持黨對關心下一代工作的領導,始終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,用企業文化、紅色資源,強化青少年思想政治引領,傳承老一輩南鋼人艱苦創業、開拓創新的精神,用企業成長發展壯大的歷程給青少年補上“大工業”洗禮這一課,告訴青少年,堅持“聽黨話、跟黨走”是永恒真理,堅持“獨立自主、自力更生”是復興之路。
青年人才培養富有成效
加快培養更多的大國工匠和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,是推動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,加快建設我國現代化產業體系,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。南鋼黨委和行政謀得遠、抓得早、做得實,成效也是很顯著,早在2014年就啟動了“南鋼龍”項目計劃,開設“潛龍”“騰龍”“飛龍”后備干部培訓班,分核心層、中層、基層三個梯次培養青年干部,形成人才“蓄水池”;深化與高校產學研合作,為青年聯合創新攻關搭建平臺、創造條件;推進青春建功“十四五”行動,開展崗位練兵、技能大賽等上百場活動,呈現出多樣化、系統化、常態化的格局。這些務實舉措,適應了、滿足了青年員工不同層次的自身發展需求,為企業培養了一大批青年才俊、后起之秀,為企業的創新發展輸入了源頭活水、不竭動能。
“微關愛”工程浸潤人心
青年員工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煩心事、操心事,南鋼關工委在南鋼黨委支持下做好青年需求調研,分析青年現狀,制定專項服務計劃,常年堅持開展“我為青年做件事”活動,想方設法為青年員工排憂解難、解決后顧之憂。這種微距離、可觸及,暖人心、得人心的“微關愛”,在細節之處見真情。比如,針對新入職的青年員工創新創業,建立了師徒結對傳幫帶機制,幫助他們盡快實現從出校門到進廠門的轉變;針對青年員工婚戀交友,開展“敘緣桃湖畔,攜手創未來”交友活動,幫助單身青年尋找幸福;針對青年員工精神文化生活,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掛帥成立文體聯合會,下設足球、歌舞、書法、攝影、朗誦等14個單項協會,擁有會員2700人,營造“人人有愛好、周周有活動、月月有賽事”的活動氛圍,形成上下同心、干群同樂的生動局面。
調研座談會上王詠紅說,南鋼關工委在南鋼黨委正確領導和市國資委關工委指導下,站位高、工作實、成效顯,有高度、有溫度、有品牌。在品牌創建方面,南鋼關工委通過“鋼鐵礪劍,菁英行動”品牌的創建,引導青年把個人奮斗融入鋼鐵強國的建設之中,以實干、實績推動關工建設,促進青年職工和青少年成長成才,創響創優了關心下一代工作品牌。
陳家寶高度贊揚南鋼關工工作,他指出,南鋼關工委在關愛青年員工、助力建設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上是用心做、用情做、用功做、用最好的資源去做的,發揮了“五老”不可替代的政治優勢、經驗優勢、威望優勢。不管企業的經營機制發生什么變化,職工的主人翁地位始終沒有變,尤其對青年職工多層次的關愛服務體系、豐富多彩的關愛服務項目、強大的關愛服務能力,表明關心下一代工作在南鋼已經融入基因、蔚為風氣。
陳家寶和青年職工代表在調研座談會上進行了親切的交流互動,他希望南鋼關心下一代工作做得好上加好,再上一個臺階,一是抓好主題教育;二是講好南鋼故事;三是拓展育人功能;四是助力深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,進一步彰顯國有企業的關愛風采,樹立起南京國有企業的關愛標桿。
南鋼黨委書記、董事長黃一新,南鋼監事會主席楊思明,南鋼黨委副書記、關工委執行主任王芳,南鋼原副總裁、工會主席、關工委副主任張六喜等參加了調研活動。
編輯: 謝玉菁